近日,起點鋰電注意到,歐洲電池初創企業Statevolt計劃投資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1億)在阿聯酋建立一座半固態電池超級工廠。
據悉,Statevolt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目前在阿聯酋成立了一家姊妹公司Statevolt Emirates,后者將作為主體公司,在哈伊馬角(Ras Al Khaimah)建設運營這座超級工廠。
該工廠位于Al Ghail工業園,占地約60公頃,設計年產能達40GWh,預計于2026年年底前讓第一條生產線投入運營投產,生產的半固態電池旨在開拓中東地區(包括非洲和印度)電池儲能和電動汽車的新興出口市場。
Statevolt是何背景
Statevolt實際上是一家美國初創型電池企業,專注于開發和建設先進的電池超級工廠,以支持清潔能源的未來發展。
除了上述阿聯酋半固態電池項目,Statevolt早在2022年宣布,預計投資40億美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帝國谷建設一座54GWh的鋰電池工廠。據悉,該工廠正在建設當中,預計將為約65萬輛電動汽車提供電池。
談Statevolt自然離不開其“背后的人”。據了解,Statevol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是瑞典企業家拉爾斯·卡爾斯特羅姆(Lars Carlstrom),曾經擔任過薩博汽車的銷售經理。
在電池領域,拉爾斯·卡爾斯特羅姆還是意大利電池生產商Italvol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以及英國電池生產商Britishvolt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這兩家電池企業與Statevolt相似,早前均發布了自己的“電池宏圖”,但結果令人唏噓。
Britishvolt于2019年成立后快速投入項目,2020年計劃投資26億英鎊,選址諾森伯蘭郡布萊斯建立超級動力電池工廠,產能為35GWh;2021年提交工廠規劃,購地作為廠區,并開始了第一次施工;2022年英國政府因Britishvolt未達到條件,停止向其撥款,導致Britishvolt資金告急;2023年初Britishvolt提交破產申請,同年2月被澳大利亞Recharge Industries收購接手。
Italvolt則成立于2021年,計劃在薩卡馬格諾投建歐洲最大的電池超級工廠之一,總產能達到70GWh。前期Italvolt預計將投資40億歐元,初始產能可達45GWh,預計2024年完成項目的第一階段。不過,投產消息并未等來,年初已有面臨倒閉的信息被報道。
或許是不想重蹈覆轍,Statevolt想通過固態電池換道超車,但其面臨的難度似乎比實現鋰電池量產更大。
三大困境無法避免
對于Statevolt等初創型企業來說,布局固態電池,確有彎道超車的可能,但依舊面臨三大困境。
一方面是技術困境。目前,全球成熟的電池企業幾乎全部布局了固態電池,全球范圍合計規劃產能達到500GWh以上。部分企業已經實現半固態電池的量產裝車,中國企業更是搶先探索全固態電池技術。
從各電池生產廠和終端車企釋放的消息來看,在2027年左右,全固態電池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半固態電池技術也有“投產即過時”的風險,與之前被歐洲市場棄之如敝履的磷酸鐵鋰電池大有相似之處。
其次是供應困境。即使是目前的主流電池技術鋰電池,中國市場以外,也沒有更為完整且低成本的供應鏈。而固態電池作為最終理想的電池形態,技術和材料都需要升級,且如果供應鏈不完善,固態電池的價格會成為其被市場接受的最大阻力。
最后還有市場困境。電池全球化發展趨勢已定,以中國企業為代表的電池勢力,也正在向中東和北非地區進行布局,相比歐美等電池新勢力,更具備成本和配套優勢。目前,全球動力及儲能電池份額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企業,短期內其他新興企業無法取代。
綜合來看,國內固態電池技術和產業化條件確實領先于全球,但以上問題同樣不可忽視,尤其在全球化布局中,更應該構建專利、技術壁壘,警惕國際環境的變動。
來源:起點鋰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