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數據保存完整,試驗結束!”6月15日,青海電科院聯合魯能新能源青海分公司、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完成了全球首個100兆瓦時構網型儲能電站人工短路擾動試驗。這是青海首次針對構網型儲能機組開展人工短路試驗。
作為全球首個100兆瓦時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電站,青海格爾木魯能50兆瓦/100兆瓦時構網型儲能電站于5月31日正式投運,將進一步提升青海地區新能源接入比例,為有效解決我國弱電網環境下新能源接入問題起到積極示范作用。
此次人工短路擾動試驗作為構網型儲能電站性能驗證的系列試驗之一,主要目的是驗證構網型儲能機組及電站應對電網事件時的調節特性。國網青海電科院抽調2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攻關團隊,歷時30余天,針對35千伏不接地系統短路故障特性開展了仿真分析和編制方案。
位于青海格爾木的全球首個100MWh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電站。何炳勛 攝
國網青海電科院試驗指揮趙世昌介紹,此次開展的兩次35千伏人工短路擾動試驗,分別在儲能系統構網控制模式下的充電狀態、儲能系統構網控制模式下的放電狀態+跟網控制模式下的充電狀態兩種不同工況下進行,全面驗證“雙高”電網特性下,構網性儲能電站應對不同電壓等級電網事件時的調頻、調壓能力。
“本次試驗是青海首次針對構網型儲能機組開展的35千伏系統人工短路擾動試驗,有效驗證了構網型儲能電站抵御故障沖擊和維持系統穩定運行的能力。”國網青海電科院院長楊小庫介紹,這為構網性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積累了科學數據,能夠為青海電網今后開展構網型儲能機電、電磁建模提供有效的實測數據支撐,有力支撐青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近年來,國網青海電力在構網型儲能支撐高比例新能源送端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關鍵技術領域積極探索,先后完成了全球首次構網型光儲系統并網性能測試和業界首次構網型儲能(弱電網)并網性能測試,積累了大量構網型儲能的特性數據。
全球首個100MWh構網型儲能電站人工短路擾動試驗順利完成。何炳勛 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