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位于江蘇省北部,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
談到宿遷,也許你會想到許多代名詞。“項王故里”、“第一江山好去處”、“京東劉強東”、“新興紡都”、“光伏之都”這些標簽人盡皆知。
以光伏為例。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快速增長,各地也在積極加快光伏建設。在《宿遷市千億級產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逐年推動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千億級。數據顯示,2023年,宿遷以晶硅光伏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產值達1040億元,如期成為宿遷首個千億產業。
然而,宿遷的野心不止在光伏。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儲能這兩年開始爆發,宿遷也擺出了自己的雄心壯志,憑借對液流電池風口的緊抓,開始搶占新型儲能這一萬億級賽道。
01宿遷時代儲能:開啟液流電池新時代
作為宿遷乃至全國儲能行業的“黑馬”,宿遷時代儲能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專注于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擁有水系有機液流電池、陰離子交換膜等核心技術。
2023年下半年,宿遷時代儲能突破了關鍵核心技術,接連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2023年8月,一期2GWh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生產線投產,并已實現全產業鏈生產水系有機液流電池;
2023年10月,全球首套兆瓦級水系有機液流電池成功下線,預計2024年可實現500MWh的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生產能力;
2023年10月,宿遷時代儲能完成A輪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所融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產品量產和市場開拓等方面;
2023年11月,收購德國耶拿電池公司,實現了以宿遷為中心的全球研發和銷售布局。
據悉,宿遷時代儲能投產的水系有機液流電池,電堆直流側能效達85%,電池綜合能效達70%以上,可以實現20000次深度放電循環,設計使用壽命20年,非常適用于電廠調頻和長時儲能。
此外,2023年11月,江蘇宿遷高新區年產10GWh鋅鎳液流儲能電池項目開工。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用地面積920畝,建設儲能電池專業自動化生產線20條。建成滿產后,可實現產值200億元,年銷售收入180億元。
液流電池由于循環壽命長、安全性高、應用場景廣等優點,而成為長時儲能市場中的一股關鍵力量,市占率不斷攀升。2023年以來,液流儲能進入產能、技術全速發展期。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3~6月,國內在建及規劃液流電池產線便超過9條,產能規劃合計超過8.2GW,潛在年產值超過700億元。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液流電池裝機規模可能會達到14-23GW。
02雄心壯志,搶抓新型儲能窗口期和機遇期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宿遷搶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窗口期和機遇期。
2023年9月,出臺了《關于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對科技含量高、節能環保優、帶動效應強的新型儲能重大項目對于當期設備投資超億元的,在其竣工投產后,按照認定設備投資額給予不超過10%的補貼,單個企業最高2000萬元。
2024年4月,發布了《關于做好2024年電力負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勵各縣區(功能區)政府在約定需求地方補貼的基礎上,出臺“容量補貼+響應補貼”兩部制電價補貼政策,提升全市快上快下實時需求響應能力。
2024年5月,印發了《宿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支持新型儲能發展,建立儲能項目激勵機制,擴大儲能建設規模,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提升和安全高效利用。鼓勵能源微電網、供電側儲能等項目布局,促進多種類型能流網絡互聯互通和多種能源形態協同轉化。
03筑巢引鳳,打造“光儲’雙賽道
宿遷聚鏈逐“光”,全力打造“光伏之都”,將晶硅光伏產業鏈作為全市20條重點產業鏈的“首鏈”,全力引進“鏈主”企業、“龍頭項目”,天合光能、阿特斯、龍恒新能源、凱盛新材料等一批重特大項目在宿遷落地生根,長成“參天大樹”。
面向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需求,宿遷支持重點企業布局儲能板塊,加快打造完整產業鏈。據悉,宿遷市儲能產業鏈擁有規模以上企業共20家,初步形成以生產鉛酸蓄電池為主,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為輔的產業鏈體系。2023年,全市儲能產業鏈實現產值252億元,同比增長31.7%。
項目是工業經濟的源頭活水,也是區域發展的“脊梁”。
宿遷積極做好儲能相關項目簽約,2023年8月19日,宿遷市經開區與廈門和儲能源簽署工業項目進區投資合同書。根據協議,和儲能源將在宿遷市經開區進行儲能電站投資開發及柔性儲能集成系統研發、制造,投資建設儲能電池PACK生產線。
其中,“儲能電站投資開發”主要是在宿遷市經開區、宿遷市及以外的區域投資建設用戶側儲能電站示范項目、電網側儲能電站項目等;“工業項目”主要是投資建設柔性儲能集成系統研發、制造等、二期投資建設儲能電池PACK生產線。
項目計劃直接投資及引薦儲能項目投資方總投資達2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5億元。
04千帆競發、奮楫者先
面對當下新能源產業發展強勁勢頭,宿遷也要緊追潮流,積極競逐新賽道,努力做大做強新型儲能產業,進一步壯大宿遷新能源產業集聚,助力宿遷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