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鋰電池核心原材料——碳酸鋰,被稱為“白色石油”,其價格走勢備受市場關注。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上次下跌1000元/噸,均價報7.95萬元/噸,跌破8萬元/噸關口,創三年內新低。自2022年11月價格達到60萬元/噸的高點之后,碳酸鋰價格呈不斷走低趨勢,2023年4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降至20萬元/噸。而本次碳酸鋰價格下跌,再度刷新上市以來新低。
今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經歷一季度的寬幅震蕩后,在4月份價格逐步穩定在11萬元/噸左右。但自5月中旬開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勢難止,6月11日,電池級碳酸鋰最低報價已跌破10萬元/噸。進入8月份,這一跌勢仍在延續。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表示,從近期供需看,市場供給端和需求端并未有明顯變化。在需求端,下游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并未減少,包括新能源汽車、儲能領域的需求均呈增長態勢。總體需求端沒有太大變化,整體表現較為強勁。在供給端,墨柯認為,盡管7月份阿根廷部分項目進行了擴產,但也在計劃之中,從這個角度看,市場上沒有出現意料之外的供給增加。
綜合《證券日報》等媒體消息,碳酸鋰生產具有較強季節性變化規律,夏季增產,冬季減產,當前正值碳酸鋰生產旺季。由于碳酸鋰生產來源較多,鋰鹽企業難以達成一致減產行動。這也意味著,后續碳酸鋰價格還有走低的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