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的迅猛發展,供電生產的連續性與用電需求的間斷性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這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而儲能系統,作為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技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博思創”)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憑借技術創新與不懈努力,成功將5000度電裝進了標準的20尺集裝箱,這一成就再次突破產業技術的壁壘。
技術創新,推動儲能系統升級
儲能系統如同一個巨大的充電寶,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儲存起來,并在需要時釋放。在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中,儲能系統不僅具備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的常規效用,還能有效推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消納,提升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占比。據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已超過50%,風電光伏裝機達到10.4億千瓦,發電量占比15%。這一顯著的增長趨勢,無疑為儲能行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海博思創作為行業領先企業,自成立以來,持續深耕儲能技術,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公司副總經理錢昊介紹,通過技術提升,同樣大小的集裝箱能夠存儲更多電量,產品能量密度的提升不僅提高了系統效率,還顯著提升了產能。目前,海博思創已率先將20尺儲能系統集裝箱的能量密度提高到了339.56kWh/m³,單位體積存儲電力的能力在行業中穩居前列,充分展示了其在儲能技術領域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能量密度提升,經濟效益顯著
能量密度的提升對于儲能系統而言具有重要意義。錢昊表示,5000度電相當于100輛電動車的儲電量,這一數據直觀地展示了海博思創儲能系統的儲能能力。從2018年到2023年,海博思創交付的20尺集裝箱儲能系統存儲電量從2000度提升至3300度,再到如今的5000度,實現了翻倍增長。這不僅提高了系統的經濟效益,還降低了整體成本,為儲能產業的規?;l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場需求旺盛,儲能行業迎來黃金期
在電力系統推動下,新型儲能發展正加速推進。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總裝機規模達到約34.5GW/74.5GWh,近五年來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0%。根據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6月國內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規模共計5.40GW/11.77GWh,創年內新高。這一系列數據表明,儲能市場需求日益旺盛,行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海博思創將繼續秉承“賦能綠色能源 共創零碳生態”的企業使命,持續推動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公司不僅注重硬件產品的創新升級,還積極在智能化管理領域取得顯著成果。自主研發的海博AI云平臺通過全息數據采集和全景運行感知實現了對儲能系統的全面監控和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儲能產品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性。
展望未來,海博思創將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全球能源行業的同仁共同推動能源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能源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的全球浪潮中,海博思創將以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站在行業變革的前沿為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全球能源體系貢獻力量。
原文轉自: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