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四川完善"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電力網發布時間:2024-11-07 14:35:49
11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進一步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7年)》。力爭到2027年,高端氫能裝備性能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更加完備,重點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綜合應用成本大幅降低,產業綜合實力和應用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初步形成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

以下為原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進一步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川辦發〔2024〕48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四川省進一步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7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4年11月6日

四川省進一步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7年)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搶占氫能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歷次全會精神,依托我省可再生能源優勢和氫能高端裝備產業基礎,重點圍繞對比國際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進一步完善氫能全鏈條布局,豐富應用場景,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建立氫能綜合管理體系。力爭到2027年,高端氫能裝備性能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更加完備,重點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綜合應用成本大幅降低,產業綜合實力和應用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初步形成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全鏈條布局,優化氫能產業體系。

1.加速氫能裝備成鏈集群發展。支持成都平原地區以氫能高端裝備為核心,高水平建設氫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開展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等研發創新及產業化應用。支持重點氫能產業園提質擴容,招引和孵化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和優質企業。支持攀西地區打造“氫能產業示范城市”和“液氫應用示范區”,實現固態儲氫和液氫裝備產業化應用。支持川東北、川南及其他有條件的地區依托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裝備產業,開展工業副產氫提純、管道輸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等裝備制造,因地制宜拓展氫能裝備產業鏈。

2.推動氫源供應網絡建設。在雅礱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流域,利用豐富的水風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進規模化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工程建設,打造綠氫供應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管道輸氫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開展工業輸氣管道純氫輸送工程建設。綜合利用全省工業副產氫,作為初期低成本氫氣來源,形成多渠道氫源保障。

3.加快建設加氫基礎設施。由燃氣主管部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結合產業布局和應用體系,在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礦山、產業園區、港口碼頭等應用場景豐富地區,規劃布局改造建設一批加氫基礎設施。

(二)堅持市場引領,提速規模化應用進程。

4.擴大氫能交通應用。在公交、城際貨(客)運、冷鏈物流、機場專線、渣土環衛、工程建設、礦山和鋼鐵等領域,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進一步擴大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拓展氫能在軌道交通、低空飛行、航運、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構建氫能交通應用網絡。持續推動“成渝氫走廊”提質擴容,分批打造“川藏線”“成德眉資都市圈”“攀西雅成”“成德綿廣”“成資自瀘”“成遂南達”等綠色氫路。在適宜地區建設氫能列車運營線。運營線上的專用牽引車、貨物轉運車、工程機械等領域優先推廣應用氫能裝備。在應急救援、飛行表演等場景開展一批氫能無人機應用。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推廣應用氫能適用先進技術和高端裝備,支撐綠色礦山建設。

5.因地制宜開展氫供能應用。圍繞高原地區電、熱、氧等多元需求,在具備條件的區域開展一批氫能民生工程,推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耦合發展,實現水風光就地制氫制氧、供熱發電。支持在有條件的數據中心、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等區域開展分布式氫能發電、氫能備用電源、風光氫儲微網供能、虛擬電廠應用。結合“迎峰度夏(冬)”、搶險救災等需求開展氫能應急電源、備災電源應用。

6.加快氫儲能融合發展。重點在水風光資源豐富地區,進行富余能源就地制氫儲能、電網調峰,推動“水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推進高效氫液化與液氫儲能系統應用。

7.推進氫工業推廣應用。拓展綠氫作為原料在冶金、建材、化工等領域的應用,支持企業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綠氫替代灰氫,探索推進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高爐富氫冶金等,推動省內氫基豎爐直接還原全釩鈦磁鐵礦、富氫高爐冶煉、水泥氫焙燒等一批中試熟化項目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與化工行業融合。

(三)聚焦原始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8.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圍繞“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重點環節和產業需求,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突破一批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依托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氫儲運加注裝備)、天府實驗室、長壽命燃料電池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加強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等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推動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與電網互動、低成本長距離儲運氫、氫能安全技術開發應用、深低溫及氫液化技術應用、綠氫多能聯供綜合應用及綠氫合成氨醇應用等創新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9.提升高端氫能裝備性能。支持氫能高端裝備創新研制和技術攻關,將氫能裝備作為首臺(套)政策重點支持領域,面向長壽命大功率電解水制氫裝備、兆瓦級發電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70兆帕及以上高壓氣態氫儲運加裝備、固態和液態氫儲運裝備、大流量管道輸氫系列裝備等組織實施一批首臺(套)、首批次工程化攻關項目,形成具有四川特色和優勢的標志性產品。鼓勵氫能裝備企業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提升裝備和關鍵工序智能化水平。

10.著力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支持氫能優勢單位積極建設國家級、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技術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氫能領域創新平臺,承擔國家、省級重大科技和創新能力建設項目。

11.強化人才支撐。支持培育和吸引復合型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提升氫能產業基礎前沿技術研發能力。利用優勢企業、科研團隊培育氫能技術及裝備專業創新研發人才。支持有條件、有基礎的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建設氫能現代產業學院,加強氫能相關學科專業設置,加速培養緊缺人才。

(四)建立氫能綜合管理體系,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12.完善產業標準體系。支持優勢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重點圍繞氫能質量和安全、制儲運加氫裝置和基礎設施、交通工業和儲(供)能應用、清潔低碳氫能認證等方面制定相關技術和執行標準及規范,爭取將有關標準上升為國家和行業標準。推進建設氫能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

13.健全安全監管機制。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環節,加強氫能安全管理制度和標準研究,建立健全適應氫能產業發展的安全監管體系。推動涉氫主體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制定相關應急處置預案,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及時預警氫能生產和儲運裝置、場所以及應用終端的泄漏、疲勞、爆燃等風險狀態,有效提升事故預防能力。

三、支持措施

(一)完善機制保障。

1.國家新出臺更明確的規定前,探索水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耦合制氫項目可不進化工園區,按照與化工外的其他行業生產裝置配套建設的項目進行管理?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由燃氣主管部門負責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管理。氫氣運輸由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牽頭管理?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管理。

2.支持在化工園區外建設制氫加氫一體站,對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氫站和制氫加氫一體站,按照單站建設固定投資額(不含土地費用)的30%,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化工園區外現有的離子膜燒堿、焦爐尾氣、合成氨尾氣等項目實施工業副產氫資源利用。

3.支持有條件的市(州)出臺降低用氫成本的措施,省級財政按市(州)支出一定比例給予單個市(州)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獎勵。

4.支持利用水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離網制氫項目建設,對符合條件的離網制氫項目,優先配置不具備送出條件的新能源資源。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參與電力市場,通過削峰填谷降低制氫成本。支持水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業主投資和運營內部輸變電工程,與電網企業協商確定項目備用容量,在國家明確相關規定前鼓勵暫時免收系統備用費。

(二)支持原始創新。

5.支持氫能企業加強技術攻關,對省級重點研發項目按規定給予研發前補助和投入后補助支持。對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的研發項目,按照承擔單位對項目實際投入的30%,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6.對氫能領域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重大首臺(套)項目和創新產品、產業“智改數轉”重點項目、主導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以及新獲批的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領航企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等標桿項目,按照省級有關規定給予支持。

7.鼓勵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氫能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申報“聚源興川”行動計劃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

8.支持企事業單位建設氫能創新平臺,對新獲批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按國家支持資金1:1配套。對新批建或通過重組進入國家隊的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標準提高到2000萬元。對新創建省級重點實驗室給予50萬元補助。

(三)擴大推廣應用。

9.在川西等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對規模化水風光電解水制氫、耦合綠氨綠醇等氫能重大應用項目,經省政府同意后,按照“一事一議”原則進行政策支持。

10.鼓勵整車企業與燃料電池系統等零部件企業形成聯合體,共同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支持聯合體牽頭企業所在市(州)參照財政部等五部委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獎勵積分評價體系標準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給予一定獎勵,每年省級層面按照有關市(州)當年相關獎勵總額的1:1給予支持,市(州)統籌省市二級資金專款用于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

11.全省范圍內對氫能車輛(危險運輸物品車輛除外)在市區道路通行不限行或少限行。對行駛我省高速公路且安裝使用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設備的氫能車輛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專項優惠部分資金由省級財政承擔。

12.鼓勵有條件的市(州)全域推進氫能設備更新,建設氫能應用場景。對推廣使用高端氫能裝備和設備、打造氫能監控平臺的場景,按照設備投資額的30%,給予單個市(州)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獎勵,專款用于場景建設和運營。各市(州)可參照出臺配套支持政策。

13.對符合條件的先進氫能產業項目,優先列入省級重點項目管理,在項目的立項、環評、能評等審批環節開通“綠色通道”,并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節能審查時可不實施能耗替代。

14.成都平原地區城市、成渝氫走廊沿線城市及“三州一市”區域內的行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在新增和更新應急保障裝備(含備用電源車、應急電源車、無人機等)、物流運輸車、渣土車、特種裝備等時,由政府財政負擔的部分,氫能裝備不得低于新增或更新量的20%。

(四)加強金融賦能。

15.優化“園保貸”“制惠貸”“科創貸”等融資風險分擔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氫能裝備制造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16.發揮省級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按照市場化方式探索設立氫能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帶動各類資本參與,支持氫能相關產業化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17.引導金融機構用好央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購置貸款投放,加強對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18.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與外部投資機構深化合作,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推動金融服務前移,支持初創期、成長期企業發展。

四、組織保障

(一)強化工作協同。

在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協同推進機制下設氫能產業推進專班,由經濟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直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協調推動全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自身職能,細化政策措施。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具體舉措,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二)夯實安全責任。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安全監管工作,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由相應行業主管部門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強化產業各環節安全風險意識。各地政府要落實屬地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進涉氫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涉氫企業主要負責人和設備用戶是安全第一責任人,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日常管理,強化安全培訓和不定期檢查,確保生產運營安全。

本方案自2024年11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4年。有關責任單位負責每條具體政策措施的解釋和推動實施。省級同類型政策不可重復享受,國家政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實施期間如國家政策等因素發生變化,我省將適時對相關條款進行調整。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激情五月天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