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綜合資訊

共鏈行動聚力提質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4-11-18 15:50:17  作者:張獻方 牛依飛

  日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在2024~2027年開展5項專項行動,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新型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內容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主力軍,公司始終以開放共享的思維推動產業鏈融通共建。從舉行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共鏈活動到發布《行動方案》,共鏈行動走深走實,鏈上企業更加緊密,凝聚起推動能源電力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鏈”上協同 攜手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作出部署,提出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

  去年9月,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目前,多家央企已落地共鏈行動,覆蓋新型電力系統、軌道交通裝備、工業母機等領域,產業鏈融通合作不斷深入。

  開展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得到廣泛認可。究其原因,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涉及“源網荷儲數碳”各環節多領域,市場規模大、創新活躍度高、帶動效應強。“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廣泛匯聚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統籌推進源網荷儲各方面工作。”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表示。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特高壓發展進入了以大規模集中建設、高強度創新攻關、高質量轉型升級為特征的發展階段,新能源開發向“沙戈荒”、深遠海延伸,源網荷儲各系統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特征凸顯,新型電力系統在電源構成、電網形態、技術基礎等方面發生深刻調整,亟須鏈上企業“抱團”創新。

  “實施共鏈行動有助于發揮央企帶頭作用,帶動鏈上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中央企業要面向中小企業進一步開放創新資源和應用場景,共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在去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期間,公司舉辦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共鏈活動,發出產業鏈開放合作倡議,呼吁構建緊密協作、融通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產業生態。近期發布的《行動方案》提出,通過開展產業基礎再造攻堅、產業引擎換擋提速、產業技術攻關登高、產業伙伴攜手共鏈以及產業體系效能躍升等5項專項行動,體系化推動上下游企業共建機制、共筑基礎、共享成果、共創生態、共謀發展。

  共鏈發展,有助于央企強強聯合,推進基礎固鏈、技術補鏈。“在特高壓建設的牽引下,我們和國家電網聯合研制了IGBT器件系列化產品,支撐了我國電網從常規直流到柔性直流的跨越發展。”中國中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云雙說。

  同時,各類市場主體也深度融入產業鏈。“產業鏈共建有助于發揮我國能源裝備領域大市場、大工程、大應用的獨特優勢。特變電工將積極響應行動,大力推動產業鏈數字化升級。”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漢杰說。

  在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習明看來,共鏈行動能讓鏈上企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我們依托在可見光、紅外光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融入產業鏈智能運檢支鏈,助力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他說。

  在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供應鏈長期合作供應商已達86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373家,形成了結構優、門類全、質量高的電工裝備產業集群。

  “抱團”創新 提升產業自主控制能力

  “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間,電力系統面臨有電百年來技術上最重大變化,系統運行全面進入“無人區”,迫切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電力系統轉型升級。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副局長尚鵬表示,上下游企業要堅持協作創新,共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高級化現代化。

  聚焦補短板、鍛長板、建標準,《行動方案》提出,圍繞卡點、堵點靶向攻堅,加強獨創技術體系化攻關,加快首創技術成果應用推廣,健全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標準體系,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

  一組數據可以體現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協同創新力度:帶動上下游研發投入超千億元,強鏈補鏈重點項目投資超7000億元,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成立7所聯合研發機構,500余個重大實驗儀器開放共享……公司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在電源、高端輸變電、配用電、智能運檢等多領域布局研發資源。

  新形勢下,設備國產化和高端輸變電裝備產業集群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嶸建議關注裝備技術創新。他說,沒有裝備技術創新就沒有新型電力系統。還有專家提出,電力裝備創新是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平衡與穩定問題的關鍵之一。

  《行動方案》多條內容與裝備創新有關:提升重點技術裝備抗風險能力、強化自主技術裝備攻關與推廣應用、圍繞重點電力裝備組建創新聯合體……行動旨在以系統技術創新引領裝備發展,以裝備技術創新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高端輸變電裝備龍頭企業,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圍繞產業鏈卡點、堵點加大研發投入。“極端環境、復雜工況及電網環保對裝備材料關鍵性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產業鏈各單位緊密合作,合力攻克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自主可控水平。”該公司科技創新部部長張帆表示。

  科技創新還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威勝控股有限公司憑借世界領先的關口計量技術,參與了公司在沙特和印度尼西亞的智能電表項目。“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智能電能表為中國制造,凸顯了用電支鏈的全球領先地位和強大實力。”該公司董事鄭小平說,“我們積極響應攻克關口智能電能表“卡脖子”技術的號召,將產業鏈優勢進一步推向全球,為更多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的電力計量產品和服務。”

  綠色引領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的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有望超過目前各國既定發展目標總和的約25%。2023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的約六成。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并網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作為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新能源電量高效可靠消納的關鍵載體。”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劉德順說。

  推進能源綠色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任重而道遠。公司呼吁鏈上企業聚焦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低碳技術協同創新等方面,推動研產貫通創新聯合、資源要素深度匯聚,促進從材料、組件到裝備、系統的迭代升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打造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央企首家發布《綠色采購指南》、制定綠色低碳標準、編制碳排放核算因子及模型……通過“應用驅動、需求牽引”,公司帶動電工裝備技術進步、迭代更新,支持鏈上企業綠色、數智轉型升級,提升自主可控力、創新引領力和可持續綠色發展力。

  近年來,特變電工加大綠色新產品開發,推動零碳工廠建設,為電力系統輸出綠色、低碳、環保、高附加值的新型產品。“在國家電網的支持下,特變電工堅持智造強基,自主規劃建設了一批行業先進的綠色數智工廠,推進了產業數字化賦能。”黃漢杰說。

  泉州宇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環境友好型含氟化合物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日前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低碳綠色電力裝備產研貫通聯合體合作協議。“通過在新型環保絕緣氣體研發、生產和應用等方面的合作,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該公司研發總監董利說。

  開放共享、創新引領,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朋友圈”不斷擴大。面向未來,以共鏈行動為契機,鏈上企業將凝聚起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更大合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張獻方 牛依飛)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最新久久免费网址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在线看黄a免费网站 | 久久久特色aⅴ片免费观看 午夜在线亚洲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