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首個城市核心圈供電高可靠性示范區——貴陽南明區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區順利通過驗收,該示范區為解決中心城區供電保障“老問題”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配電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貴陽實踐。
南方電網公司新型電力系統驗收專家組考察了“儲能+”重要客戶高可靠性示范點、“伏羲中國芯+毫秒自愈”示范點、全國首個電鴻配電房,認為貴陽供電局完成了完善網架結構、提升自動化實用化水平等8項重點任務,以及供電可靠性、智能配電臺區覆蓋率等8項關鍵指標,認定包括青云市集、花果園社區部分區域等在內總面積1.8平方公里,用戶超5萬余人的貴陽南明區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區通過驗收。
貴陽南明區核心圈供電高可靠性示范區采用基于國產電力專用“伏羲”芯片與操作系統的數字電網邊緣計算控制裝置,建成中國芯“單環網+全自愈”的簡潔高效配網。實現即插即用、端端互聯、數據共享,加之邊緣計算裝置及智能電表多業務協同。采用積木式儲能裝置,建立“儲能+”重要客戶保障機制。運用“云景平臺+RPA”的模式,實現低壓透明化。配網自愈率提升到100%,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從1.5小時降低到3.9分鐘。
項目通過采用先進的電網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大面積停電風險,提高電網預防和抵御事故風險的能力。貴陽南明區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區內7條10千伏供電線路均已建立自愈饋線組,保證故障發生提前感知,故障發生后迅速隔離。整個項目實現配電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
“項目實現了配網可觀可控,配備智能遠程操控裝置,減少配網運維人員現場操作,降低誤操作風險,提高工作效率。遠程操作技術將作業全流程由‘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運維效率提高10倍以上。”貴陽供電局規劃發展部副總經理孟亞園說。
貴陽南明區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區建設充分考慮區位特點,滿足區內三個分布式光伏48千瓦和2600余個充電樁接入,為區域產業多態發展提供了高可靠性用電關鍵支撐,2024年預計新增電量5200萬度。(楊志堅 記者 楊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