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客戶反映用電問題后,供電員工需要到現場核實,現在在屏幕上就可以直接看到實時數據。”1月13日,在湖北黃岡黃州區供電公司路口供電所營業廳,黃岡供電公司配電部主任操燕春介紹配網運維工作的變化,營業廳大屏上清晰展示著黃州區新型配電網柔直系統的運行狀況。黃州區作為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新型配電網示范工程的試點區域,目前已基本建成“源網荷儲”友好交互的新型配電網。
截至2021年年底,湖北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46萬千瓦,占新能源裝機總容量的15.0%。光伏、儲能等分布式資源的接入與消納對傳統配電網提出了轉型升級的需求。2022年,國網湖北電力積極推進電網數字化轉型,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該公司按照建設“安全可靠、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和具有高彈性、高適應性的智慧配電網”目標,開展了8項新型配電網示范工程建設,包括黃岡黃州區、秭歸縣2個“源網荷儲”友好交互的新型配電網,武漢沌口經濟開發區、宜昌城區2個城市新型配電網,京山市、赤壁市2個鄉村新型配電網示范工程等。
2022年3月,國網湖北電力啟動建設黃州區“源網荷儲”友好交互的新型配電網示范工程。該工程安裝了5套600千瓦基于鏈式架構的低壓柔性互聯裝置,是目前國內容量最大(3000千瓦)、端口最多(5個端口)的低壓交直流混合配電系統,滿足光伏、儲能等分布式電源高效接入的需求。
傳統配電網在需要接入分布式電源時,往往采用改造原有配電網或新增臺區的方案,對原有配電網影響較大。另外,為了配合充電樁接入而新增配電變壓器臺區時,充電樁的使用特性可能導致電網設備利用率較低。新型配電網示范工程是大量接入分布式電源、功率雙向流動的配電網,在不需要重構、大規模改造配電網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配電網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實現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應接盡接”。
“該工程采用了國內首套低壓智能分布式保護裝置、受本地控制的直流電源充電樁等先進設備和‘源網荷儲充’一體化數字化監控平臺等關鍵技術,運行方式靈活多變。”路口供電所運行班班長沙亮介紹。
正常狀態下,該工程低壓交直流混合配電系統的5個臺區間直流母線合環運行,協調控制器實時監控臺區的負載情況、功率流動情況,分布式光伏產生的綠色能源優先在直流側消納,多余的電量傳遞到臺區交流側。配電網出現故障時,各臺區可解列為獨立的小系統,確保光、儲、充設施正常運行及居民正常用電。另外,該系統內配置了直流保護裝置,可在5毫秒內準確定位故障區域,并對故障區域精準隔離。
2022年年底,黃州區“源網荷儲”友好交互的新型配電網示范工程率先建成,其他示范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建設。(劉超 李進揚 祝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