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報訊(記者 黃雅熙 通訊員 廖一鍵 張潛) 截至5月8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2025年累計組織完成西電東送電量569億千瓦時。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累計組織完成西電東送電量20081.5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占比約80%,相當于減少南方區域標準煤消耗4.91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2.23億噸,減排二氧化硫962.38萬噸,為區域協調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全國首個實現跨經營區綠電交易的電力交易機構,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持續完善跨省跨區市場交易機制,推動區域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市場交易規模持續擴大。此外,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通過市場化機制創新持續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2024年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突破40.5%,同比增長36.6%,創下年送電量2384億千瓦時的歷史新高。
面對復雜多變的能源供需形勢,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構建起全時序、多品種、細顆粒的市場化交易體系,形成“協議+市場”雙輪驅動模式。在落實國家指令性計劃基礎上,創新開展“網對網”“點對網”“點對點”等36個類別的市場化交易,通過中長期市場連續開市、靈活調倉機制,組織完成西電東送電量連續8年超2000億千瓦時。特別是首創的“分電到廠”責任機制,將省間送電計劃精準分解至具體電廠,推動2024年云電、黔電送粵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7.2%和3.5%。
在服務能源轉型方面,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開創性實施跨省區新能源預招標交易,破解新能源電力交易“三難”問題,2024年消納低谷風電7553萬千瓦時,增送云桂清潔能源110億千瓦時。今年3月聯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開展的“廣西、云南送上海”跨經營區綠電交易,成為全國首例跨經營區綠電交易實踐,為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作出重要探索。截至今年4月底,南方區域共有308家新能源場站參與現貨優化,儲能(6家)、抽蓄(1家)等新型主體逐步參與市場運作。
下一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將進一步完善省間增量價格機制,穩步推進跨省跨區“點對點”交易,配合做好“十五五”政府間框架協議簽訂,全面推動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省間交易,持續提高交易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充分發揮中長期交易“壓艙石”作用,做好電力保供穩價,有力支撐東西部協調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