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10時,在甘肅省永登縣,750千伏第三回線聯網工程智能放線施工現場牽張裝備準備就緒?!凹芫€一班應到1人,實到1人,人員就位。”甘肅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牽張機操作員何金文使用該公司青年創新項目“‘善建智行’——輸電工程智能建造集成者”項目的“云控中心”向安全員匯報,并在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確認身份后開始作業。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引導青年員工投身創新實踐,為青年員工搭建成長的舞臺,激發青年員工創新內生力,推動甘肅電網高質量發展。
引導青年員工投身創新實踐
12月2日,在國網甘肅電力第六屆青年創新創意大賽上,“善建智行——輸電工程智能建造集成者”項目正式發布。
隨著電網建設規模越來越大,以人力為主的施工方式已無法滿足建設需求。2020年11月,國網甘肅電力電網建設事業部總經理綜合部主任鄂天龍帶領來自多家單位的10名青年員工組成青年創新團隊,為推動施工裝備智能迭代、創新工法和完善智能建造體系開始攻關。1995年出生的張彥琪是該團隊年紀最小的成員。團隊組建時,他主動請纓:“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搞創新,為電網發展作貢獻?!?/p>
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善建智行——輸電工程智能建造集成者”項目正式發布。該項目實現了對施工裝備的遠程調度、智能控制,可根據施工現場情況自動生成最優施工方案,并模擬指導建造過程。
1994年出生的李洪濤是國網甘肅電力超高壓公司的一名檢修員。他參與了青年創新項目“數智奇兵——基于企業中臺的數字化班組創新實踐”,項目搭建的班組信息化管理平臺目前已在966個班組推廣應用?!白鳛橐幻痪€員工,自己參與研發的平臺能在日常工作中應用,我感到很驕傲?!崩詈闈f。
越來越多的青年員工參與到創新項目中。國網甘肅電力不斷健全創新制度機制,使創新成果與技能等級晉升掛鉤,引導青年員工持續創新、全面創新。
搭建青年員工成長的大舞臺
國網甘肅電力負責建設的張掖750千伏變電站工程榮獲2020~2021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在該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甘肅電力采用產、學、研為一體的協同創新機制,建立了高校、科研單位、勞模創新工作室、青年創新團隊多方面參與的創客聯盟柔性團隊。
今年,國網甘肅電力舉辦了6項省級技能競賽和3項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參與員工1萬余人,營造出比干勁、賽技能、學模范、爭先進的氛圍。該公司以勞動競賽和技能大賽等為載體,為青年員工成長進步搭建舞臺。
勞模創新工作室也是培育青年人才的沃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翟宗亮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翟宗亮說:“取得成果不是唯一目的,通過項目研發培養更多技術骨干,把技術傳承下去更重要。”
“翟宗亮勞模創新工作室”定期舉辦技術研討和培訓,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引領帶動作用,將有創新意向的青年員工領進創新的大門,以“師帶徒”的模式將工匠精神傳承下去。國網甘肅電力現有勞模創新工作室32個,一批批行家里手從這里走出。
助力青創團隊創新成果轉化
12月2日,在隴電科創產業聯盟的助推下,隴南市大數據管理局與國網思極飛天云數科技有限公司就“‘空心村’蝶變記——用電力大數據破解鄉村振興密碼”青年創新項目的成果轉化應用簽約。
2020年11月17日,國網甘肅電力成立隴電科創產業聯盟,旨在通過建立產學研用于一體的開放性組織,探索構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孵化與市場化運營緊密結合的新機制。
“我們建立了從主業到產業的成果轉化機制,向省內外單位推薦具備轉化條件的創新項目?!彪]電科創產業聯盟運行單位甘肅網新電力產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隴電科創產業聯盟與國網甘肅電力科技部協同對創新項目進行專業評價,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目錄,在全省電網生產運行場景專業領域推薦,促進項目轉化。
“神奇小章魚”是武威供電公司青創團隊研發的針對基層供電所臺區線損整治的末端感知單元,因形似“八爪魚”而得名?!?月31日,‘神奇小章魚’在隴電科創產業聯盟的幫助下,獲得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成果孵化投資?!蔽渫╇姽厩鄤搱F隊高飛介紹,目前,“神奇小章魚”已在省內12家地市供電公司以及省外5家省級電力公司推廣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