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領先省級電力市場 服務能源轉型高質量發展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王政濤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抓住時機、大膽創新,建立了“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有機融合、“批發+零售”有序銜接、“綠電+綠證”協同發展的完整省級電力市場體系,實現省內與省間市場有效協同,在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服務能源轉型、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更好服務山西能源轉型高質量發展。
發揮電力市場作用
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積極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省級電力市場體系。山西電力中長期市場在全國率先實現連續運營,現貨市場在全國首個正式運行,電力市場峰谷價差拓寬至1.5元/千瓦時。國網山西電力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發電、用電兩側資源優化配置,日均增加頂峰發電能力約200萬千瓦,降低高峰用電負荷約100萬千瓦。去年,山西電網大容量低成本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高于全省平均的794小時,降低電力供應總成本約3.8億元。
近兩年來,國網山西電力在山西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4%、火電裝機容量僅增加202萬千瓦的背景下,通過市場手段激勵火電機組頂峰多發,保障了省內電力可靠供應,還通過參與省間中長期與現貨市場,增加省間現貨市場外送電量106.82億千瓦時,助力華北、華東等地區電力保供。目前,山西電力外送省份達23個。2023年,山西外送電量為1575.98億千瓦時,位居全國第二。
促進新能源消納
服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全力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升晉電外送的“含綠量”。截至5月底,山西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超5200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的近40%。國網山西電力通過市場機制引導火電機組向調節性資源轉變,拓寬新能源發電空間。山西與多個省份開展“風火互濟”,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年初以來,山西電網新能源成交電量達268.2億千瓦時,是去年全年的1.8倍,2021~2023年新能源利用率連續3年保持97%以上。
依托省內市場,積極參與省間市場,實現了綠電綠證協同發展。2023年,國網山西電力通過省內綠證交易成交綠證27.84萬張,并成為山西首家辦公場所實現100%綠色用能的單位,為“雙碳”目標實現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年初以來,山西與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等成交省間綠電73.44億千瓦時,是去年全年的3倍,綠電外送規模全國第一;幫助省內平價新能源項目創收3.7億元,推動山西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加大創新力度,喚醒沉睡資源,培育發展能源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國網山西電力推動虛擬電廠穩步發展,目前聚合容量達200萬千瓦,增加負荷側調節能力51.8萬千瓦;4家獨立儲能電站轉入商業運營,為電力系統增加了47萬千瓦的調節能力,推動電力系統運行由“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協同互動”轉變。國網山西電力打通電力市場“最后一公里”,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首批上線運行電力零售平臺并于2022年10月實現正式運行,通過高度透明化的零售市場促進上下游價格傳導,2023年節約客戶購電成本18.34億元;上線“e-交易”手機客戶端,為客戶提供從注冊入市到網購式零售交易“一站式”服務,實現電力批發與零售市場信息“掌上閱、隨時閱”。
國網山西電力將持續構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市場化交易體系,更好服務山西能源轉型高質量發展。國網山西電力鞏固市場基礎,全力支撐電力保供,充分發揮現貨市場作用,通過價格信號引導新能源場站、客戶優化發電、用電行為,研究新能源場站、儲能、虛擬電廠等的容量電價機制,完善輔助服務和應急調用規則,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強化市場機制創新,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推動中長期市場由連續運營向連續交易轉變,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完善零售市場交易機制,設計更加合理的零售套餐,放開批零交易時序,健全零售側競爭機制;健全涵蓋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零售市場的電力市場運營分析體系,全方位多角度加強對山西電力市場運營情況的監測分析;推進市場模擬推演系統建設,實現對電力市場的超前預判,保障電力市場和電力系統平穩運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