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改革攻堅 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阮前途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會議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深化國企改革、電網轉型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按照公司黨組部署,充分調動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奮力譜寫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聚焦扛牢電力保供責任,進一步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國網福建電力堅持從政治上看保供、抓安全,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毫不松懈抓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推動源網荷儲協同發力,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堅持運維跑在故障前,加快老舊小區、高層住宅、城中村用電等薄弱環節治理,守牢民生用電底線。夯實電網安全穩定基礎,深化新能源高滲透率情景下的電網穩定機理研究,落實新版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及配套標準,建立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穩定管理工作機制,持續筑牢“三道防線”。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快重點隱患治理,進一步優化反違章工作機制,把管理違章治理擺在優先位置,從規章制度、能力建設、管理創新等方面強化本質安全,攻堅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
聚焦深化能源電力改革,全力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國網福建電力扛牢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建設職責,健全與電網高質量發展和新能源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機制,加快落地“三大三先”藍圖。強化主網架建設,積極推動構建東南清潔能源大樞紐,全力推進閩贛聯網工程,爭取“十五五”末將電網外送能力提升至900萬千瓦。鞏固分層分區、適應性強的省內“四縱三橫”主網架,加快建成分區互補、區內多環的220千伏受端電網。聚力提升供電可靠性,宏觀上加大投入,建好標準網架,推進配網提升三年行動;微觀上精益管理,提升不停電作業水平,努力向“零計劃停電”和“零感知搶修”目標邁進。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強化規劃統籌引領,支撐政府合理把握新能源開發節奏,優化開發布局,引導新能源有序發展。健全電力市場功能,提速現貨市場建設,推動核電、風電等進入現貨市場;深化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推動新能源項目、儲能設施、虛擬電廠等參與市場;有序推動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省間市場,促進電力市場與碳排放權、用能權、綠證等市場融合發展。
聚焦深化國資央企改革,加快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網福建電力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打造一流示范企業,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企業治理效能。優化法人治理機制,把握好“母子總分”要求,因地制宜運用“戰略+財務”“戰略+運營”運作模式,完善子企業“三會一層”運作,以公司化運營促進市場化發展。夯實經營基本盤,緊盯“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深入開展提質增效穩增長專項行動,嚴格綜合計劃和預算執行,確保業績指標穩健。加快流程優化,穩妥推進縣級供電公司主網運檢、調控等業務集約管理,打造與基層生產管理相適應的組織模式;加快推動物流體系改革,構建供應商直發現場為主、倉庫應急儲備為輔的物資供應新模式;落實基建“六精四化”,以成本的剛性約束倒逼建設管理能力提升,保障合理工期。
聚焦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和活力。國網福建電力全力實施科技創新登高計劃,推動科技創新“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有突破”。建強科研組織體系,面向福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突出“任務制”“項目制”“責任制”“市場制”導向,加快構建以福建省電科院為牽引、部分直屬單位專項攻關、各供電公司群體創新的科研體系。輸出科技示范成果,高質量推動“1025”專項攻關任務,主動參與公司新型電力系統十大攻堅項目,爭創第二批原創技術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力爭更多成果獲國家能源局首臺首套認定。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構建多維度的科研要素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投入產出效益。積極推動國家級實驗室建設,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聚焦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深化改革攻堅提供堅強保障。國網福建電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堅定決心全面從嚴治黨,以務實舉措抓黨建強隊伍,更好發揮引領保障作用。打造堅強紅色堡壘,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規范執行“五個一”工作機制,確保落地見效;落實國務院國資委“七抓”工程,推行黨支部“紅旗”、黨員“紅星”量化評價體系,以中心工作推進實不實、業績考核結果好不好、隊伍黨風作風優不優來檢驗黨建成效。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善始善終抓好黨紀學習教育,形成常態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力配合公司黨組做好巡視工作,對反饋的問題虛心接受、立行立改、標本兼治。建強干部人才隊伍,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從嚴加強教育監督管理,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深入實施人才培養“三大工程”,推進高端人才協同共育,打造熱愛崗位、專業專注的職業化隊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