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加快培育形成燃氣電廠新質生產力,無錫西區燃氣熱電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通過全面布局技術創新、智改數轉、能源管理和綠色發展四個方面,形成了一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在創新與進步方面的努力和潛力。
一、技術創新與升級:賦能高效生產
技術創新與升級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發動機”。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中,西區熱電始終走在前列。近兩年來,西區熱電設備部憑借其卓越的創新能力,成功申請了七項實用新型專利,彰顯了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
此外,安生部每年承辦的科技創新論文競賽、發電部主辦的冬季運行方式建模大賽,持續激發了全體員工的創新熱情和思考能力。技術創新的火花在這里不斷閃耀,為電廠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二、智能化與數字化:開創智慧未來
智能化與數字化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指南針”。公司一期機組采用的西門子T3000系統,通過高度集成的分散控制,實現了遠程控制和一鍵全自動啟停機組等先進功能,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增強了運行的可靠性。
同時,公司MIS辦公系統實現了高度數字化管理,包括生產區域兩票三制的執行和行政區域各類申請的無紙化辦公,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廠的日常運營更加高效、安全,為智能化管理開創了新的篇章。
三、能源管理與優化:樹立節能標桿
能源管理與優化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催化劑”。設備部通過新增小功率閉式水泵、改進廠區照明方式,辦公室通過啟動變頻空調、調整路燈照明時間等,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
發電部通過稀釋風機降頻運行、停運罩殼風機、燃機空壓機等措施優化了設備運行方式,熱網部通過與惠聯熱電互聯互通,顯著提高了應急鍋爐供熱的運行效率,為打造綠色高效的能源管理典范樹立了標桿。
四、綠色與可持續發展:踐行環保承諾
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壓艙石”。西區熱電通過余熱鍋爐的脫硝改造和應急鍋爐的低氮改造等項目,顯著減少了污染物排放,特別是余熱鍋爐的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了70%。
此外,公司積極實踐循環經濟,通過主機和化學的廢水回收項目,實現了水資源的再利用。這些舉措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也有效節約了水資源,不僅展示了西區熱電在環保方面的決心和實力,也為行業樹立了榜樣。
通過持續的探索和實踐,西區熱電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燃氣電廠行業面臨多重挑戰,唯有不斷提質增效,才能在不斷變化的能源領域中保持高質量發展。
未來,西區熱電將一如既往以安全生產為基石,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繼續堅持科學技術創新、智改數轉網聯、能源優化管理和綠色可持續發展,踔厲奮發,砥礪前行,不斷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為無錫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作者:無錫西區燃氣熱電有限公司 王洪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