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全面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要深刻把握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意義,緊密結合企業特點、職工所需和中心工作,持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共同構筑誠信重禮、崇德向善的精神家園。
“關鍵少數”要發揮關鍵作用。公司黨委是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向基層延伸的中堅力量,要把文明實踐活動作為“書記工程”“一把手工程”,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始終將文明單位創建與黨建工作、宣傳思想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及時調整領導小組,充實工作人員,主要領導擔任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親自部署、靠前指揮,相關部門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創建思路,完善規章制度,協同聯動、落實責任,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保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效開展。
工作機制要實現三級聯動。完善的工作體系是文明實踐工作開展的機制保障和重要依托。要按照三級體系架構,建立文明實踐網絡,配備專職文明實踐工作組,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行政統籌調度、部門協同配合、黨支部推進落實的工作格局。此外,要積極探索和創新學習模式,把學習教育陣地“搬”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開展黨組織書記上黨課進行形勢政策宣傳,充分運用線上線下以及讀書會等載體,提升學習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公共工作場所設置宣傳櫥窗,完善職工書屋,常態化宣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全員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實踐活動要注重互融互合。融合發展、融合推進是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的重要路徑。要注重與破解企業高質量發展突出問題相融合,深入開展文明部室、文明班組、文明職工等評選表彰活動,積極培育身邊好人典型,有力推進“惟實惟新 共創共享”的企業價值觀。要注重與基層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相融合,聚焦“安全文化”“班組文化”“廉潔文化”“法治文化”“學習文化”等,圍繞家風家訓、光盤行動、婚事新辦、孝老敬親等移風易俗,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產經營各個方面,全方位、深層次提升企業和職工的文明素質,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把黨的創新理論普及延伸到神經末梢。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無可比擬的優勢條件。要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探索建立“菜單式”宣講模式,把理論學習作為重點必學內容,以黨委會“第一議題”、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三會一課”“黨課開講啦”等為載體,持續推進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加強全員的黨風廉政建設和理論學習。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到基層一線。文明實踐是移風易俗的重要手段,移風易俗是推動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要本著職工“看得見、容易懂、記得住、可接受”的原則,深挖本地名人典故、歷史傳說、家風家訓等文化資源,把講好黨史故事、文化習俗與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通過創作短視頻、微電影等,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職工日用而不覺的價值理念和言行準繩。
把文明實踐活動成果惠及到千家萬戶。開展文明實踐必須走好群眾路線,堅持文明實踐為民、惠民、利民,推動形成志愿服務處處可及、實踐成果人人可享、文明氛圍時時可感的工作局面。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布局,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各環節,全面落實能源保供工作部署,全力保障重要電力熱力保供任務,安全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著力打造“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基地,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用真心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