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建水電十一局承擔的《智能高效抽水蓄能TBM施工裝備研制》課題的成功推進和取得的突出成效,不僅彰顯了中國電建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領域的技術能力,也標志著在TBM(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施工裝備研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日前,該課題榮獲中國電建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課題緊密依托河北撫寧抽水蓄能電站、浙江永嘉、磐安、衢江等多個重點抽水蓄能項目及山西垣曲二期抽水蓄能電站地質勘探平洞項目,針對抽水蓄能工程TBM施工面臨的工期緊張、任務繁重、施工環境復雜多變及設備技術要求高等諸多挑戰,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與探索。項目團隊成功研發出適用于變縱坡小轉彎TBM的選型設計及裝備,并成功應用于頻變縱坡(-9.02%~+6%)及超小轉彎半徑(小于10倍洞徑)的復雜地質條件下,實現了工程的順利貫通。
項目團隊在國內首次采用“激光標靶+雙目視覺識別定位技術”,實現了超小轉彎施工的高精度導向控制,并總結提煉出一套成熟的變縱坡小轉彎TBM掘進方向控制技術。同時,基于LSTM(長短期記憶網絡)構建的TBM轉彎段掘進軸線偏差預測模型,為施工過程中的精準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施工效率與環保方面,項目團隊還創新性地提出了“組合式”皮帶機出渣方案,有效提升了抽水蓄能電站進廠交通洞和通風洞的出渣效率。此外,針對小直徑TBM穿越不良地質段的難題,項目團隊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支護方法,并優化了特殊地質長距離小斷面TBM施工的散熱策略,確保了施工安全與進度。
該技術創新和設備應用成功解決了抽水蓄能電站地下洞室群建設中的一系列難題,包括洞室種類多、立面交叉復雜、洞徑多變、縱向坡度變化大、小曲線轉彎頻繁以及斷層破碎帶、突涌水等不良地質條件等挑戰,還顯著提升了TBM隧洞建設的質量與效率,保證了抽蓄工程進度,提高了抽蓄電站TBM隧洞建設質量,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撫寧號”TBM
出洞
完成的洞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