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記者從遵義市桐梓縣采訪獲悉,近年來,桐梓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利用高山風力資源和城鄉生活垃圾積極發展綠色電能,促進全縣節能降耗減排,實現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近日在桐梓涼風埡一期風電項目現場,已經并網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矗立在高山上,巨大的葉片隨著風力快速轉動,源源不斷產生電能。
“我們已經完成了11臺風機的吊裝,目前有8臺風機實現并網發電。”桐梓涼風埡一期風電項目專責工程師陳代立介紹,截至目前,這里已向南方電網輸送了3200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
桐梓涼風埡一期風電項目位于桐梓縣楚米鎮和大河鎮境內,項目總投資約6.2億元,計劃安裝12臺6.7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和4臺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0兆瓦。
“11月份是我們吊裝風力發電機組的挑戰期,也是個窗口期。”陳代立說,到今年12月底,一期的16臺機組力爭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桐梓涼風埡一期風電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7.6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4.14萬噸。
在位于燎原鎮的桐梓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電廠,大量城鄉生活垃圾經焚燒后發電,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實現了“環保+民生”雙效益。
在海創環保公司中央中控室,技術人員結合監控視頻和實時數據,認真細致觀看生產運行的情況,顯示屏上日焚燒量、連續運行天數、爐膛溫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垃圾倉中,來自桐梓縣25個鄉鎮(街道)的生活垃圾、可燃固體廢物等經過發酵后在焚燒爐內“浴火重生”,最終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位于燎原鎮的桐梓海創環保公司發電廠。
“今年以來,我們累計已處置垃圾12.7萬噸,發電量5900萬度。”公司生產處副處長黃俊杰說。
桐梓海創環保公司是一家通過焚燒生活垃圾發電的環保企業,2022年實現投產發電,日均接收處置生活垃圾約500噸,發電量約16萬度。有效緩解了桐梓全縣生活垃圾處理難題,最大限度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王劍 通訊員 陳桂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