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陜西省旬陽市白柳鎮工業園區的堯柏水泥有限公司自動化廠房內,一臺直流變頻熱泵正快速運轉。這是該廠不久前引入的新型設備,能利用煅燒系統廢氣余熱發電。
在呂河鎮錦華酒店,供電員工向負責人講解分布式光伏發電電費結算方法。吳兆悅 攝
不久前,旬陽市供電公司員工上門走訪堯柏水泥廠時發現,該廠用電量大且余熱沒有充分利用,便向客戶建議利用生產余熱發電,自發自用,既能降低運營成本,又能節能減排。
“這是供電員工給我們的好建議。新設備投用后,每年可節省標準煤消耗1.5萬噸。”堯柏水泥有限公司生產技術負責人介紹。
除了余熱發電,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也成了當地企業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在呂河鎮,旬陽市供電公司員工定期前往呂河錦華酒店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開展用電檢查。3月,錦華酒店投資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容量330千瓦,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運營模式。
“光伏發電為我們節省了大量電費,減少了我們的支出。”酒店負責人介紹。6月,錦華酒店電費支出4.15萬元,上網電量超過1萬千瓦時,節約成本近4000元。
在金寨鎮珍珠村,光伏發電項目成為推動鄉村企業綠色發展的新動力。
珍珠村農村合作社在附近的山地和村民房屋屋頂安裝光伏板,讓村里農作物產量較低的山地、農戶自家的房頂有了賺錢的新方式。旬陽市供電公司員工每月上門了解合作社的光伏電站和屋頂光伏板發電情況,為村民增收保駕護航。
目前,珍珠村安裝了容量3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2023年年上網電量31.43萬千瓦時,村民平均每戶每年可依托光伏發電項目增加890元收入。此外,珍珠村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在旬陽市,還有14個像珍珠村一樣的農村合作社通過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增收。
“我們采取了多種措施,優化并網流程,為農村的光伏項目提供優質的供電服務。”旬陽市供電公司光伏并網業務受理員說,旬陽市供電公司開通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綠色通道,從項目申請、查勘、擬訂方案再到驗收并網,由客戶經理提供全流程跟蹤服務。
目前,旬陽市各鄉村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數量超過1400個,總裝機容量達5萬千伏安。(吳兆悅、饒偉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