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崗位:四川樂至縣供電公司客戶經理
工作年限:15年
服務感言:客戶滿意是我服務的宗旨。
楊超(中)與同事在樂至縣天池鎮了解客戶項目用電需求。
“烘干機功率大概20千瓦,每次能烘干鮮繭50斤,一小時烘干成本約10塊錢。這臺機器是在楊工的建議下裝的,能準確控制烘干溫度,還節省了成本。”5月28日,四川樂至縣東山鎮桑蠶養殖戶吳明勇向村民宋良菊介紹烘干機的優勢。
吳明勇是東山鎮最早使用空氣源熱泵烘干機設備的種植戶,他口中的楊工是樂至縣供電公司客戶經理楊超。自2008年參加工作以來,楊超一直在服務客戶的一線,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供電服務。
助客戶電氣化生產提效
東山鎮是資陽地區的桑蠶養殖基地,有73家繭制品加工合作社。“剛收的鮮繭要及時烘干,不然就會發霉。”5月28日,吳明勇邊收集完成烘干的鮮繭邊對宋良菊說,“烘干溫度要先高后低,整體維持在30至40攝氏度,濕度還不能超過60%。”
鮮繭烘干質量是決定產品好壞、價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以前,東山鎮的村民大多采用燃煤烘干鮮繭的方法,既不環保,成本還高。2022年5月,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楊超立即上門走訪客戶,向桑蠶養殖戶推薦空氣源熱泵烘干機。“空氣源熱泵烘干機運行無污染、能耗低,能夠智能控制溫度、濕度,最大限度保留鮮繭的色澤。”楊超說。
2022年秋天,使用空氣源熱泵烘干機后,吳明勇出售鮮繭的收入增長了近3萬元。他也開始向鄉親們推薦這個新設備。
今年,楊超和同事又為鎮上52家繭制品加工合作社建立了用電設備健康檔案,通過“一對一”服務幫助養殖戶核算用電負荷,確定空氣源熱泵烘干機使用改造方案。
在童家鎮,楊超還組織供電員工幫助油桃種植戶安裝電氣化設備。
童家鎮有7座油桃采摘園。油桃產量大,但儲存期極短,集中采摘后一旦滯銷果肉容易變質,給種植戶造成損失。2022年4月,樂至縣供電公司在童家鎮油桃產業園試點建設鄉村電氣化項目,與童家鎮政府以政企聯辦方式為種植戶安裝了烘干機、冷風機等加工配套設備。有了電氣化設備,種植戶可以將油桃深加工后再出售,每千斤油桃可增收1800元。
今年,東山鎮、童家鎮共新增932戶村民從事蠶桑、油桃等特色產業。
細致規劃為企業快送電
2019年,楊超開始擔任客戶經理。多年的基層營銷工作經歷讓他熟練掌握了業擴報裝、用電檢查等業務。2020年8月,一項服務類產業集群項目落戶樂至縣,入駐的企業包括5家大型現代服務企業。盡快為這些企業接電成了當務之急。
楊超作為客戶經理,和同事根據供區供電情況,將這些企業按照初建、擴建、生產線整體遷移等情況分類,“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地制訂了應急、臨時、正式等不同類型的用電方案。楊超還牽頭組建了客戶用電工程微信群,系統摸排企業用電需求。2020年8月至10月,他白天和各專業同事們一起考察現場,與政府部門及企業的相關人員研討接電方案,晚上則與營銷、配電等專業的技術人員一起編制、完善施工方案。在楊超和同事的協調下,5家企業的送電時間比客戶計劃的時間平均提前28天。
擔任客戶經理以來,楊超為全縣21項重點項目、14項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制訂了用電方案,推進35項業擴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他和同事累計服務高壓業擴工程172項,實現供電方案答復“零差錯”、驗收送電“零延誤”。
“網格協同”高效搶修
今年1月初,樂至縣供電公司建立“網格協同”模式,組織員工持續開展走訪,收集外出務工、在家務農等各類居民的聯系方式,建立“電管家”微信群,按片區與政府網格員對接,建立協同聯動機制。
與政府工作人員高效對接是該模式成功的關鍵。楊超代表樂至縣供電公司向縣政府提交了“基于微信群建立網格員協同工作機制”的建議。此后,在他的溝通協調下,越來越多的政府網格員參與到 “網格協同”工作中。
3月,樂至縣供電公司員工與全縣1831名政府網格員完成對接,并建立了573個“電管家”微信群。在微信群里,政府網格員將發現的問題和群眾反映的問題發布在微信群里,并提供文字描述、圖片、緊急程度、地址等信息,再由供電員工處理。
楊超還和同事主動與政府網格員聯動開展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等系列活動,梳理供區內孤寡老人、困難戶的基本用電信息,建立24小時供電服務響應機制,不斷提升優質服務水平。
截至5月28日,樂至縣24萬戶居民已納入“網格協同”工作范圍。樂至縣供電公司營銷部根據“電管家”微信群內反饋的問題派發用電工單3200個,處理率達100%,確保居民可靠用電。(張宇豪 文/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