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荊門市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駐塔式”無人機機場、1050套可視化裝置和18套電纜智能監測終端接入新一代輸電遠程智能巡檢系統,這標志著湖北省首個縣域級輸電“機巡替代”示范區建成,并轉入標準化、規模化應用階段。
今年,荊門供電公司以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縣域)為試點,在區域內利用無人機、可視化裝置和在線監測終端構建“三維一體”數智運檢體系,打造“1+3+N”(1個基于新一代輸電遠程巡檢系統的移動指揮部、“點、線、面”3個維度立體巡檢、N個機巡標準網格點)數智化空天地巡檢模式。
據介紹,以往巡檢工作中,人工每天最多能對單條線路開展3次巡檢。現在,巡檢人員使用無人機通道快巡,一天最少可以巡檢6次,配合后端算法,區域線路巡檢頻次提升17倍,巡檢人力節省62.5%。
荊門供電公司還創新引入了搭載北斗定位模塊的吊車預警裝置,形成了“可視化+吊車預警+固定(移動)機場”的聯合外力破壞防控模式。當吊車靠近高壓線路,該裝置就會自動發出告警聲音,提醒吊車司機注意作業安全,并同步將信息推送至新一代輸電遠程巡檢系統,助力運檢人員及時處置安全隱患。目前,試點區域內存在外力破壞安全隱患作業的車輛發現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依托固定機場、網格化處置人員可實現安全隱患30分鐘內處置完成。(李翊嘉 劉云飛 劉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