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被譽為21世紀最清潔的能源,氫能的可持續發展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加快氫能產業發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2024年重點工作之一。氫能作為新質生產力,正逐漸成為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廣州市積極布局新能源千億級產業鏈,已集聚了不少覆蓋氫能產業鏈上游制氫、中游氫氣儲存及運輸、下游應用環節三大板塊的企業,并于今年3月啟動了首條“粵港澳大灣區氫走廊”行動方案。在不久的將來,“氫車”上路或將成為廣州的一道尋常風景。
氫基建裝點綠色城市
在白云藝術廣場的施工現場,一排標注著“氫啟 氫氣”的31T氫能源自卸車正在熱火朝天地參與渣土清運工作。“氫能源自卸車與傳統自卸車相比,不僅實現了零排放、無污染,而且動力強續航長,安全系數和能源轉化效率更高,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白云區城市管理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這一批氫能源自卸車均產自廣東云韜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韜氫能”)。云韜氫能專注于氫能科技領域的產品開發及技術研發、培育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生態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場景推廣,依托自主創新,已打通重點基礎材料—關鍵核心部件—系統集成產品—商業推廣應用全鏈條。
“自開辦以來,企業的發展都得到了廣州市稅務部門的貼心幫助和大力支持。”云韜氫能的財務總監殷慧芬說道,“我們所在的廣州市民營科技園,有民科園智慧稅務先行示范基地,能夠為新開辦企業提供‘一網通辦’服務,我們2個小時就完成了新開辦業務,相當高效便捷。”
殷慧芬還稱贊了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白云區稅務局推出的新能源企業全周期精準服務機制,“稅務部門為我們定制了專屬的涉稅需求清單,輔導我們精準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為了企業的健康成長,今年公司計劃繼續投入4.5億元,建設總部生產研發基地、建設電解水等生產線,并繼續協助完善產業鏈上下游15-20家企業落戶白云,深耕氫能產業協同發展。”
氫通行走向大街小巷
除了城市基建,氫能商業化的腳步也正向物流配送、公共服務、便民生活等場景應用擴展。2023年底,由現代氫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現代氫能”)投產的首批氫能物流車已正式投入運營。“這批物流車還為2023廣州黃埔馬拉松賽事提供了全程物資保障服務,一同打造了環境友好的‘綠色零碳黃馬’。”談及此,現代氫能財務負責人黃信景頗為自豪。
而現代氫能的投資方之一,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TWO廣州”)正是現代汽車集團海外首個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基地,也是我國首家大型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專門工廠。除了應用于現代氫能的物流車型,HTWO廣州投產至今已完成五款氫燃料電池車型開發及公告,涉及冷藏車、環衛車、公交車、大巴等車型,形成了“覆蓋商用車多元化應用場景”的全產品陣容。
“氫能作為新興戰略產業,從技術研發到場景化探索、再到商業化運營有著較為漫長的周期,前期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稅務部門精準落實國家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黃信景表示,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稅務局的輔導下,去年HTWO廣州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制造類企業四季度固定資產設備加計扣除等稅費優惠政策,共計減免稅款6000余萬元。
氫未來探索無限可能
相較于云韜氫能、HTWO廣州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深耕細作,廣州恒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運集團”)則是把氫能產業布局“玩”出了更多新花樣。近年,恒運集團積極布局、發展氫能產業,覆蓋了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產業園區開發、資金支持、基礎設施、示范應用等氫能產業各環節。2020年試運行的全市首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388路公交,背后正有恒運集團的手筆。
與其它油電公交車無差別的平穩快捷,燃料電池的工作特性還使整車更安靜,乘客乘坐388路公交體驗更舒適。與此同時,恒運集團還在積極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據財務中心負責人朱勇剛介紹,現已在廣州黃埔區投資運營了2座加油、加氫、充電、光伏發電、非油品‘五位一體’綜合能源站,氫能源車在此能和油車電車一樣,選擇加氫,像388路公交車這樣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加氫時間僅需15分鐘,滿載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以上。
“未來我們計劃在黃埔區建設15座以上綜合能源站。我們與有關企業簽訂了氫能無人駕駛合作協議,擬聯手在廣州打造全球首個無人駕駛氫能汽車示范區,推進氫能應用場景的創新。”而這一系列大手筆也少不了環保稅減半征收等稅費優惠政策的添力,令企業得以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能源開發當中。
關于氫能產業的發展前景,正如恒運集團引氫部負責人滿懷激情向記者描述的:“我們可以清晰地預見,在未來的日子里,氫能這種清潔能源將在我們生活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為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體驗,帶我們一起加速‘碳尋’生態可持續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馬璦琳、賈珊、童凡、記者皮澤紅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