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雙碳產業招商專場推介暨武昌區促消費專場活動在深圳舉辦。這場“碳招商”不僅吸引了大灣區144.2億元“碳投資”落地武漢,還實現了“碳中和”。
活動現場
此次大會是武漢市今年在大灣區首場招商活動,也是武昌區蛇年“楚商回鄉”系列活動的啟幕活動。當天,活動現場共簽約16個項目,涵蓋碳科技、碳資產、碳金融、碳咨詢等前沿領域。
“我們非常看中武漢完善的雙碳產業生態。”與榮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斌說,目前該公司已在武昌碳匯大廈成立了武漢分部,不斷在武漢加碼投資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能與上下游企業及科研機構聯手攻克降碳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實現了“碳中和”,湖北碳交中心為大會頒發了“碳中和”證書。
湖北碳交中心為大會頒發的碳中和證書。
“目前,國家正積極推進‘雙碳’戰略,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本次招商活動聚焦‘雙碳’領域,作為主辦方的武昌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綠色辦會理念,通過系統化的碳減排措施,主動實現會議‘碳中和’。”武漢雙碳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麗莎說,上周公司聯系了碳匯大廈入駐企業——武漢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碳普惠公司)針對本場活動進行專業的碳核算。
“本次大會按照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相關要求,進行了嚴謹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碳普惠公司負責人介紹,本次招商會議舉辦全周期內,涉及200人的往返交通、50人住宿、150人就餐,按每人乘坐高鐵每公里大約產生26克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吃一頓正餐大約產生300克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預計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10.13噸,最終通過浙江安吉智電控股有限公司以自愿捐贈11噸碳普惠減排量的形式,成功抵消了本次專場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
會上,武昌區企業古城文旅集團、省農發、黃鶴樓酒業、揚子江等武昌商文旅企業代表登臺,現場發布了一大波促消費紅包,邀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市民來武漢暢游名勝古跡、“相約春天賞櫻花”。(長江日報記者楊蔚 通訊員吳迪 孫琦 參與采寫:欒嘉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