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我省首個海上光伏項目——三峽集團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首批發電單元并網。
東山海上光伏項目位于東山縣杏陳鎮、前樓鎮海域,是全國首個建設在高風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項目,被列為福建省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計劃投資超11億元,總裝機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設一座110千伏陸上升壓站,并配建18兆瓦/36兆瓦時的儲能系統,建成后年平均可提供清潔電能3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9.02萬噸。
據悉,該項目所在地區多年平均日照時長為2204小時,太陽能資源豐富,年平均風速5.2米/秒,最大風速48米/秒,周邊風力、浪涌、海流等自然條件差,通航環境復雜。項目自今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成功應對施工海域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和臺風、潮汐、海流等惡劣環境的嚴峻考驗,在國內外尚無成熟的海上光伏項目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自主研發設計施工裝備,高效安全有序推進項目施工工作,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并網發電”的目標。
作為抗臺風型潮汐帶海上光伏項目,東山海上光伏項目在全國首創多樁+斜撐整體、應用抗臺風型支架基礎,通過研發新型施工工裝設備,開展海上光伏電站支架及上部組件安裝。項目首創的群樁結構方案抗臺風性能更高,并解決了海床起伏較大等難題。項目首創海上光伏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創新模式,實現不同用海活動之間的功能互補,拓展海域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
三峽集團福建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廖建新介紹,東山海上光伏項目將探索采用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相結合方式,實現“上可發電、下可養魚”,進一步推動海域立體綜合開發利用。
來源:福建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