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11日訊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光伏行業步入新一輪調整周期,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鏈各環節價格持續下跌,行業陷入大面積虧損。
一體化龍頭企業通威股份(600438.SH) 7月10日發布業績預告,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30億元至-33億元左右,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132.70億元。
這是通威上市以來,第一次半年報出現虧損,也是公司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虧損約7.87億元,這也意味著二季度虧損擴大至22億元-25億元之間。
對于虧損原因,通威股份表示,受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價格全面大幅下降且持續低迷影響,上半年公司光伏業務經營產生虧損。
通威股份曾在“擁硅為王”的時期風光無兩。但從2023年開始,多晶硅產能持續擴張,下游需求增長速度未能跟上上游供應擴張的步伐,導致市場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特別步入2024年,多晶硅供應總量已現過剩,產能過剩疊加庫存高企,多晶硅價格持續壓縮行業利潤。
通威股份近日表示,目前硅料價格已低于行業整體包括一線企業的現金成本水平。據上海有色網SMM現貨報價,截至7月2日,多晶硅致密料現貨報價維持在34-37元/千克,均價35.5元/千克,跌破多晶硅行業平均成本。
在這樣的背景下,通威股份也并未停止在硅料端的產能布局,通威股份在5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目前所有的項目建設和投資計劃都經歷了長期的研判和充分的論證,所以今年云南二期20萬噸和包頭三期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會如期投產,其中云南二期項目已于近期點火運行,包頭三期項目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投產。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行業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善,價格底部已至,通威股份等一眾光伏企業或有望在下半年迎來業績拐點。
此外,通威股份表示,公司飼料及產業鏈業務上半年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效益同比增長,水產飼料在行業總體承壓的背景下實現銷量逆勢增長。
來源:中國網財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