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了1000萬輛,我國同時也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業內專家預計,2024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有望超過1200萬輛。
《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2013年中國首次將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納入統計體系,當年的產量只有1.8萬輛。而后,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開始加速,在2018年、2022年和2024年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突破100萬、500萬和1000萬輛。
14日上午,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00萬輛達成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從2009年的“十城千輛”規模推廣起步,到2018年年產銷量過百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近10年時間;再到2022年的年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用了約4年時間;進一步到今年產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萬輛,僅用了約2年時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活動上發言時認為,新的突破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走出的堅實一步,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隨著中國新能源品牌的相繼崛起,加上國內產業政策的支持,中國在短時間內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國。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躍居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已經超過60%。
全球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最新數據顯示,10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5%,其中中國銷量更是大幅飆升54%,從而拉動全球市場的增長。Rho Motion的分析人員認為,隨著11月和12月這兩個季節性銷售旺季的到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
辛國斌14日上午在活動現場發言時也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全球汽車產業的技術、產品、模式、生態都在發生劇烈而深刻的變化,需要通過更加深入的創新、更為廣泛的合作,破解發展難題、共享發展成果。同時,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受到沖擊和影響。海外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多,國內產業發展也面臨市場推廣不平衡、無序競爭等問題,需要認真研究應對。(環球時報本報記者 倪 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