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焦點資訊

南方電網加快構建更安全、更綠色、更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 全國最大規模海上風電打捆送出工程投產

南方電網報發布時間:2025-05-07 00:00:00

  5月1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播出《粵西“風火打捆”送出工程投產》,報道4月30日鵝凰系列工程投產。

  4月30日,廣東500千伏鵝凰開關站及相關線路升級改造工程(以下簡稱“鵝凰系列工程”)投產。作為全國最大規模的海上風電打捆送出工程,該站匯集了粵西6座巨型海上風電場和兩座常規火電廠資源,此次并網容量為695萬千瓦,到2026年電源接入規模將達1092萬千瓦,接近半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預計每年將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超過300億千瓦時電量。

  新能源與常規能源打捆

  實現多能互補

  風能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邁入高速發展新時代。近年來,廣東積極出臺政策,發揮地域優勢,僅用5年時間,推動海上風電總裝機規模躍居全國第一。陽江是廣東省首個電源總裝機超過2000萬千瓦的城市,大部分電力需外送至大灣區。

  鵝凰系列工程以陽江500千伏鵝凰開關站為主要關聯,包括廣東500千伏茂名博賀電廠3、4號機組項目接入系統工程,廣東粵西網架優化工程(二期),陽江青洲一二海上風電接入系統工程,500千伏珠西南點對網送電通道改造工程,陽西電廠7、8號機組項目接入系統5項廣東省重點工程,涉及陽江、云浮、茂名、佛山、江門5個地市,關聯博賀電廠、陽西電廠、合和海風廠3個電源,工程總投資超過100億元,計劃建設開關站2座,新增線路長度超1000公里。

  工程跨越500千伏博凰甲乙線及深湛高鐵、廣深高鐵,僅在夜間施工,且僅用4個夜間窗口期即完成該項工作,較常規施工方案提速75%,切實降低了對交通運行的影響。施工高峰期時,2000多名人員、50臺大型起重吊機、40套牽張機械同時施工作業。廣東電網公司基建部副總經理孫強表示,“通過該工程,我們和屬地政府、電廠等外部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構建了政企新型合作關系,實現了全要素建設資源的科學調配,也為接下來的工程建設積累可復制推廣的寶貴經驗。”

  南網總調主管姜拓介紹,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難以單獨穩定供電。通過與常規電源打捆,可以利用常規電源的穩定性彌補新能源發電的不足,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新能源與常規能源打捆主要分為三種模式:新能源+火電、新能源+核電、新能源+水電。

  鵝凰系列工程升級改造后,接線方式從原來的“5進3出”變為“7進6出”,為粵西地區能源輸送及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供應提供堅實支撐。“我們采用‘風火打捆’的方式送出新能源,實現了大規模海上風電與火電的多能互補,最大程度促進海上風能消納,實現多能互補。”廣東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經理劉俊磊說。

  安全穩定控制

  實現新能源從“不可控”到“可控”

  截至今年3月底,南方電網經營區域的新能源裝機已超過2.1億千瓦,穩居南方區域第一電源地位,新能源最大電力滲透率達到56%、發電量占比達到21%,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然而,新能源大規模投產帶來的“雙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電力系統特征顯著,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全新挑戰。

  “像鵝凰這么大規模的新能源送出容量,以及復雜的安全穩定特性挑戰,在國內外都很少見。”姜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南網總調聯合南網科研院和國內多家裝備制造企業,深入研究“雙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特性,攻克了新能源與常規電源打捆送出的安全穩定控制難題。在電網有需求時可以對新能源實施大范圍調控,實現了新能源從“不可控”到“可控”的轉變,提煉的認識論、方法論,為后續新能源打捆送出工程、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探索了經驗,提供了樣板,代表了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的國際前沿技術。當前,廣東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云南正在論證新一輪“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項目,藏粵直流工程將在年內開工……未來更多大規模新能源送出工程投產后,對電網的安全穩定將帶來更大挑戰。

  南網總調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新能源打捆送出地區規劃及調度方法,完善新能源高滲透率下三道防線頂層設計,同時加強新型資源的市場化引導,持續提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控制水平和能力。

  南網報記者 黃勇華 通訊員 溫存 王艷萍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全国无码视频中文字幕,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69aV,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日韩成人AV片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在线国自产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