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動能源科技自立自強,持續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強化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壯大能源新產業新業態。
《指導意見》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其中,在綠色轉型方面,《指導意見》明確,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新進展。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機制進一步健全。
積極穩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指導意見》明確,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包括保持非化石能源良好發展態勢、統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深化能源開發利用方式變革三個方面。
《指導意見》提出,保持非化石能源良好發展態勢。積極推進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建設,科學謀劃“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布局方案,穩步推進重大水電工程建設,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加大光伏治沙、光熱項目建設力度,推動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核準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因地制宜推動核能綜合利用。深入研究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思路,抓好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建立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情況監測機制。
統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做好配電網建設改造,建立健全配電網發展指標評價體系,補強供電短板。深入研究謀劃煤電降碳思路舉措,分階段、按步驟實施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提升需求側協同能力,推進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能源開發利用方式變革。統籌新能源與重點產業優化布局,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在工業、交通、建筑、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積極支持零碳園區建設和光伏建筑一體化,更好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拓展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應用。持續深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炭洗選高質量發展,加強煤礦瓦斯抽采利用,促進煤炭礦區采煤采氣一體化發展。深入實施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依托重點油氣產區加快發展二氧化碳驅油及封存。積極推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煤電“三改聯動”和落后產能淘汰。
穩步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
《指導意見》強調,持續完善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政策,提升能源裝備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
強化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新能源發展重大技術攻關力度,高質量推進智能電網、煤炭、油氣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能源領域四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抓緊建立健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體系,制定年度項目指南,加強項目監督管理。強化新型儲能等技術特別是長時儲能技術創新攻關和前瞻性布局。(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做好“十五五”能源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研究動議,力爭新設立一批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加強燃氣輪機創新發展試點項目跟蹤管理。組織開展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評定,做好能源技術裝備補短板工作。用足用好“兩新”政策,促進能源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培育發展壯大能源新產業新業態。探索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與相關產業集成式發展新模式,穩步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可持續燃料產業,穩步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有序推進全國氫能信息平臺建設,穩妥有序探索開展管道輸氫項目試點應用,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深化新型儲能等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等關鍵問題研究,加強新型儲能試點項目跟蹤。開展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試點。推進構網型技術、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和智能微電網、算電協同等新技術新模式試點。組織開展煤礦智能化建設重點領域試點工程,穩步推動首批國家能源核電數字化轉型技術試點項目建設,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能源領域的試點應用。(來源:中國證券報記者 劉楊)
評論